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新闻动态 > 阅读详情

向优质教育更深处漫溯

作者:嘉祥成华发表时间:2023-05-12 阅读次数:5071

2023年时代报告01月刊

《从夹缝中长出的优质学校》

2023年1月总第473期《时代报告》杂志刊载了《从夹缝中长出的优质学校》一文,感谢嘉祥集团宣传部向晏平老师历时几个月深入成华嘉祥,走访教师,了解学生,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提炼治学精髓,宣传嘉祥教育。用纯朴和内涵生动的文字详细讲述了成华嘉祥14年砥砺发展的筚路蓝缕,也展现了嘉祥成华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先精神。

成华嘉祥将继续保持着迎难而上的姿态,在探索创新的浪潮中,逆流而上,奋楫笃行,向优质教育更深处漫溯,努力让每一个生命焕发美好。办为师生终身发展负责任的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

/ueditor/2023051209122091847.jpg 

/ueditor/2023051209122841640.jpg 

/ueditor/2023051209123972984.jpg 

/ueditor/2023051209124718750.jpg 

/ueditor/2023051209125688172.jpg 

/ueditor/2023051209130441980.jpg 

/ueditor/2023051209131443222.jpg 

/ueditor/2023051209132422321.jpg 

/ueditor/2023051209133359218.jpg 

/ueditor/2023051209134167214.jpg 

时代报告杂志是于2010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时代报告杂志以坚持“探讨时代新课题·报告学术新成果!”为办刊原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自创刊以来,注重吸收科研改革的最新成果,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

作者向晏平: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世界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原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现任《四川优质教育探索与研究》主编,四川嘉祥集团宣传部企业文化发展中心经理、《嘉祥报》主编。多篇文章入选国家大型文献。先后荣获“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企业报刊优秀编辑”“中国文化传播影响力人物”“四川省优秀指导老师”“四川企业报刊优秀主编(总编)”等称号。

《从夹缝中长出的优质学校》

■作者:向晏平

2022年3月的一天,位于蓉城的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老校区,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初春的校园,修葺一新的教学楼威严地耸立,操场边几株茁壮的小树开着紫红色的小花。学生们在操场上拍球、跳绳,追逐嬉戏着。间或从林间飘来的飞絮,刚要落地便被孩子们高高吹起,随风飘向远方……

/ueditor/2023051209135276072.jpg 

成华嘉祥二仙桥校区▲

漫步于杨柳扶苏、花海荡漾的成华嘉祥新校区,只见高楼林立,鲜花绿树相互掩映,偌大的校园美丽宁静,处处洋溢着现代化气息。透过绿荫望去,一幢幢设计别致的教学楼、宿舍楼映入眼帘,宽敞明亮。设施先进的音乐厅、气势雄伟的图书楼……登级而立,令人顿生仰止之心。

/ueditor/2023051209140070450.jpg 

成华嘉祥熊猫大道校区▲

此情此景,不禁让一名与母校久别重逢的学子思绪万千。她,名叫胡文馨,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学生。赴京前,她专程回到母校看望老师。要知道,眼前的一切,12年前她入读该校时想也不敢想。

艰难起步,在有限空间进行无限教育

2008年,成都市开始“教育均衡化”,成都四、七、九中等名校纷纷组建教育集团,兴建或领办了多所学校。此时四川嘉祥教育集团旗下的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原名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省市知名的民办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也需要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分享。成华嘉祥就是嘉祥教育集团“教育均衡化”之后,举办的第一所分校。2009年开始招生,但当时成华嘉祥的校舍是租用成都市实验中学的。

作为成华区教育均衡化的大手笔,2009年8月引进了嘉祥教育集团,在等待搬迁的实验中学校舍里兴办分校。就此,成华嘉祥跟实验中学“同居一校”,这种情形,在成都市的教育史上绝无仅有!

“学校位于二仙桥北二路3号,街道狭小,电线密布。在天空中如一张张蜘蛛网,凌乱而单调;红色的破旧厂房呆立雨中,像披着袈裟的老僧,满脸皱纹,一身沧桑;180路公交车摇摇晃晃奔向前方,浓密的汽车尾气飘散空中……”当初,从锦江嘉祥派往成华嘉祥任教的语文教师罗燕,回忆起学校起步时的情景,有感而发。

他首次到成华嘉祥,看到教学楼外立面脏污不堪、操场凹凸不平,心就凉了。不禁自问:这就是我未来几年的栖身之地吗?更让他费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校园,还要和实验中学共用。开学之初,小学六年级招了1个班,只有10多名学生;初一年级招了4个班,每个班只有30多名学生,更遑论生源质量了。师生蜗居在教学楼五楼,教学时间内楼道两头的铁门紧锁,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自由。

两校学生的上课作息、活动、就餐、就寝时空交错,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错峰进行。于是,成华嘉祥的学生早上6:50——7:20早读,7:20——7:50早餐;实验中学的学生6:50——7:20早餐,7:20——7:50早读,这样才能保证8:00统一时间上课。

两校共用校舍的难度还表现在,他们本该在操场举行的升旗仪式,只能在四楼的演播厅举行;本该在体育场举行的运动锻炼,只能在教学楼旁边的空地上举行。初一学生只能围着教学楼跑步,小学生就在花园里做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为了防止初中生撞上小学生,他们在教学楼的四只角分别安排了一位老师值守,来保障学生的安全。让他更感意外的是,晚上隔三岔五要停电。点蜡烛上晚自习,怕引起火灾,伤害学生视力。于是,让学生早点回寝室睡觉,是综合考虑后的最优选择。

场地狭小,空间有限,困难重重。如何直面挑战,“在有限的空间进行无限的教育”是校长一直思索的问题,也是该校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首任校长杨小平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教师代表一起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成华嘉祥在成长过程中,要做一名追风少年,他靠不了颜值,就靠气质!大家一致认为,虽然空间有限,但只要多给一些权利让孩子去选择,多给一次机会让孩子去锻炼,多给一些问题让孩子去解决,多给一些空间让孩子去展示,他们的未来就有无限的可能。

一个学期后,成都市郫都区也向嘉祥教育集团发出邀约,希望把嘉祥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郫都。嘉祥教育集团董事长向克坚经过郑重考虑,决定抽调杨小平校长到郫都“开疆拓土”,成华嘉祥的校长职务则由时任锦江嘉祥副校长余军担任。

没想到他这一决定在集团内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派一个弱女子去,能应付得过来吗?”“临阵换将,这可是大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可向克坚董事长自有他的识人、用人之道。新任校长余军的出场,也颇有戏剧性。2010年3月的一天早上8:00,校园里,老师们把脸贴在玻璃窗上往外张望——新校长要出现了。

出场的人物让大家有些意外——年近50的余军拎着一个小巧的挎包,面目清秀,走路不紧不慢。与大家想象的干练精明、气度不凡的形象相距甚远。“这可是绣花姑娘打老虎,能行吗?”等余校长正式亮相,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盯着这位看似柔弱的女校长。余校长清楚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一上任,她就没闲着,与学校中层干部、师生谈心、了解情况,并在学校实验室旁边找了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简陋房间,放置一架简易木床午休,有时加班就干脆住在学校。

/ueditor/2023051209141093432.png 

余军校长(三排中)与师生合影▲

当时,班数少、班额小、生源质量欠佳,给教学教研带来很大困难。部分管理岗位因人数不足而空缺,没有教务处、德育处和招生处,连教研组长的职位也空缺。机构不全,一人多岗是常态。余校长便积极着手抓招生、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工作。两周后,大家突然发现,这个行事有板有眼的上司,其实一点都不让须眉。

一波三折,以守土尽责换回校园安宁

好不容易熬到2013年9月,实验中学搬到青龙场,成华嘉祥苦盼4年后终于结束了与实验中学共处一校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孩子们可以在操场上锻炼和参加升旗仪式了,可以从容有序进餐了。但是,留下的后患也不少,当时最突出的问题:校园开放,附近居民晨、晚练。

之前,由于实验中学属公办学校,校园每天早上6:00——8:30,晚上6:30——8:30对外开放,大批居民进校锻炼遛弯。每天清晨,孩子们尚未起床,“晨练人员”便鱼贯而入,8:00上课后,操场上还有零星人员未离校。每天傍晚,同样如此。这给校园管理带来极大难度,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由于进校人员身份复杂,年龄参差不齐,长者70——80岁,年轻者30——40岁,男女皆有,校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于是,学校与物业公司商量,准备实施“不对外开放”的措施。

9月1日,物业公司正式进驻学校。公告于民:“学校不对外开放。”由于前期各方沟通不够,加之旧校门较矮,有强行翻越者,执行效果甚微。

10月13日早上8:00,保安队长电话告知,有老人翻校门摔伤,骨折。办公室主任即刻赶往学校。由校医陪同送伤者到医院;当班保安及队长随110做笔录;将事件报告成华区教育局安监科、二仙桥派出所;下午学校领导一行3人到医院看望伤者。翌日,《天府早报》刊登《进校晨练出校难大爷翻门摔骨折》一文,舆情升级,成都各大媒体大肆宣传,社会反响强烈。

10月16日,由余校长带队,与教育局、街道办、社区、派出所就“校园是否开放”一事进行协商,但未达成共识。

10月21日,成华嘉祥562位家长联名签字上书(《关于反对外来人员入校锻炼意见书》)区教育局。

10月24日,学校办公室主任、物业负责人到二仙桥派出所,与所长、社区主任协商,达成原则上不对外开放的共识。

10月28日,区教育局经过综合测评,认定成华嘉祥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学校再次出示公告。

11月3日,为严格执行校园不对外开放,以防居民翻门进校,学校作出一个重要决定:换掉仅有1.2米高的旧门,安上2.4米高的崭新铁门。

11月4日早上6:00,居民们聚集在新铁门前,集体撞门,吵闹声、高音喇叭声,一片混乱。早有防范的物业公司从总部紧急调去近20名保安,组成人墙,面对情绪失控的居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誓死保卫学校。随即由派出所搭建沟通平台,教育局、街道办、社区均派人参加,学校领导再次与6位居民代表对话,无果。

11月6日,居民再次到区政府上访。

11月8日,余校长带队到派出所解决10月13日摔伤的孙大爷事宜,校方无责任,人道送去慰问金1万元。

12月4日,成华区教育局文件《关于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名单》中无成华嘉祥。至此,历时3个多月的校园开放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还学校以安宁。

砥砺深耕,以苦练内功锻造“王牌之师”

成华嘉祥建校之初,甭提硬件环境,就师生而言,只有教师10多位,学生186名。这所学校能办好吗?怎么办好?当时,不仅周围居民犯嘀咕,刚从别所学校过来的老师心里也没有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余校长深知,没有一支稳定能战的教师队伍,一切都是沙上建阁。

学校地处成都近郊,本来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就不强。加之是新建校,85%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不少人缺乏教学经验。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大批教师从“小白”变身讲台“达人”?如何把一支“杂牌军”打造成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王牌之师”?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余校长首先想到的是以党建引领教师发展,坚定教师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教书育人,要先把学生的思想引导好,思想正确了,长大才能成为栋梁。而教师要想把学生的思想引导正确,首先要做到自己的思想坚决不滑坡!”学校党支部要求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次党的理论学习,观看一部革命经典影片并写一篇观后心得。开始大家只是跟着做,但慢慢发生了变化,内心充满了力量。

几个月后,整个学校的教师都觉得自己跟以前不一样,“出门都觉得党徽亮闪闪的”。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走在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徽在闪耀,学校的精神面貌也开始为之一变。

外界一直好奇,民办学校怎么搞党建?是不是走形式,花架子?成华嘉祥的党建刷新了大家的认知。以“坚韧不拔,创造第一”的嘉祥精神,打造了一支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效率的党员团队和教职工队伍,使学校提振了信心,凝聚了战斗合力,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使党的教育事业在这方狭窄之地焕发生机与活力。

其次是对教师进行系统而严格的训练。“给教师培训,学校是真舍得花钱。”这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余校长更是表态:“只要收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嘉祥教育集团的培训通知,一定要派教师参加,绝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是下了大力气,实施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采取“老带新”“一对一”师徒结对,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一位师傅。

“师徒结对”不算新鲜事,但该校把这项常规工作做得很细,一个字——“磨”。胡利是学校化学学科带头人,为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让学生欣赏的化学教师。她从2011年起每天听课一节,一年228节的听课记录让她明确了重点和考点;连续两年每天上课前独自一人将课堂要讲的话提前讲一遍,则让她的课堂语言变得精练洒脱。

她对自己要求严格,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从不含糊。语言不行磨语言,设计不行磨设计,操作不行磨操作,互动不行磨互动,直到磨上路,磨出彩。有一个徒弟因为课堂教学效果欠佳,胡利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开始讲起,一周不合格讲一周,一个月不合格讲一个月,直到达标才罢休。她前后带过3个徒弟,后来都能独当一面,成为新教师的师傅。

再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倒逼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主阵地,永远是课堂。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召开教研组长会,研讨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尤其对课堂教学观摩作统筹安排。

余校长对自己有一条“铁律”,就是坚持每周听推门课,了解最真实的课堂教学。一年时间下来,她已听完所有教师的“推门课”。起初,教师们都很紧张也很害怕她推门听课,认为她在教务处工作过,标准高,要求高。后来有教师经常主动邀请她去听课,因为每次听完后她都会真诚交流,肯定他们每一处微小进步,讨论每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

为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学校先后邀请一大批国内、省内教育名家定期到校开展培训,并组织教师赴清华、北大等地学习,转变观念、提升能力。与此同时,依托嘉祥教育集团学术委员会和嘉祥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平台,学校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倒逼教师专业发展。

/ueditor/2023051209142384181.jpg 

专家听课课后指导▲

扭住教师发展这个“牛鼻子”,通过苦练内功,“杂牌军”变成了“王牌军”,年轻的学校实现了弯道超车。

“五育并举”,以多元课程激发内生动力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为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通过融合“五育并举”的育人“引擎”充分激发学校强大的育人活力。从构建“五力并育、五育并举”(“五力”即学习力、思维力、技术力、社群力、品格力)工作体系入手,补短板,强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力争让每一名嘉祥学子都能在学校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成为“自然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

/ueditor/2023051209143334185.png 

嘉祥五力模型▲

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使校本拓展课程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数十门精品校本课程。通过开设人文类课程,陶冶心智,修养性情,增强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通过开设艺体类课程,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体育素养,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目标;通过开设学科拓展类课程,增长知识,提高兴趣,开拓学科思维,锻炼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和实践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ueditor/2023051209144274870.png 

学校课程体系▲

2019年11月,一场中美大学——中学教育圆桌论坛在美国西雅图全球创新学院举行。受邀参加的有15所中国中学,12所美国高中,以及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等8所中美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分论坛上,成华嘉祥第三任校长张文川曾作为两位中国代表之一发言。他介绍的“嘉祥五力英才模型”的课程改革、探索“立体衔接”的育人模式,在会上引起热议。

为更好地落实“五力共育、五育并举”,学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素养提升体系,以课程为引领,以活动为抓手,每年开展多种艺体活动及学科拓展、社会实践等活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ueditor/2023051209145113796.jpg 

/ueditor/2023051209150128195.jpg 

/ueditor/2023051209150978826.jpg 

/ueditor/2023051209151874597.jpg 

学校各类活动▲

该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卓有成效。放寒假了,初一学生小曾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执意自己烧水,给爸妈洗脚。这让曾先生夫妇颇感惊讶:独生子过去一直在绵阳上学,基本上没做过什么家务,2021年到成华嘉祥上初一,是第一次离家到外地上寄宿制学校,家长一直担心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没想到孩子寒假回家的“第一课”,竟是亲亲热热给爸妈洗脚。

2022年6月,该校高三学子李沁桐凭借其过硬的综合素质,一路过关斩将,摘得嘉祥学子最高荣誉奖——嘉祥十佳学子助力奖。面对20万元的巨额奖金,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母校和社会。她拿出奖金的30%用于回馈母校,成立模联社和公益拍卖会;再拿出奖金的25%用于助力甘孜州农村的孩子完成学业;最后将剩下的45%作为自己未来研学、参加竞赛、出国留学的储蓄金。

/ueditor/2023051209152863027.jpg 

获奖学子李沁桐(中)▲

近年到成华嘉祥考察的专家,都有一个深刻印象,那就是目前2000多人的学校,有学生社团上百个,学生电视台、管弦乐团、英语剧社……在这些社团里,一把手不是校领导,也不是老师,全部是学生,而且由参加学生选举产生。

/ueditor/2023051209153857141.jpg 

高中部学生会启动大会▲

但学校领导和老师没有缺位,他们是顾问,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服务。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任的初心,学校始终坚持主动作为,拓宽思路,创新工作。通过丰富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拓展课后服务供给渠道,强化课程管理,不断优化“五力共育、五育并举、三级五维”的课程体系,通过托管服务、成长助力加油站及校本选修课程、校外引进的收费精品课程、高层次的创新荣誉课程的开设,较为充分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其个性特长,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基。

文化赋能,以大爱情怀光照学子心灵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成华嘉祥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学校的理念体系,全力推进以“人本、和谐、创新、卓越”为核心要素的校园文化,以人文关怀凝聚人心,以民主、科学、制度化管理确保学校长远可持续发展。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将环境作为无声的教育者。注重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标识文化,让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每一面展板都会“说话”,展现学校特色,为师生提供学习、拓展、提升自我的平台。积极营造爱心育人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文化熏陶中净化心灵,升华情感。一次,省市专家组到校参观,该校虽成立时间不长,却让参观者为之惊叹:成都竟有如此雅致、温馨,充满文化气息的学校,流淌着音乐,飘逸着书香!

厕所是校园里很平常的一个地方,它似乎很难与课程、艺术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成华嘉祥看似不起眼的厕所,却也是一个“文化场”。借“创无屑校园”的东风,每年9月,由学校德育处发起新学年“厕所领养计划”。从小学到高中年级,每个班领养一个厕所。先进行文化设计,然后美化、绿化。平日里维护厕所的干净整洁。从而发挥厕所文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文明如厕的意识,培养文明如厕的习惯。

学校尤其打造面向全体师生的大爱文化收到了奇效。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成华嘉祥的老师们坚定“教育的本质是爱”这一信念,以爱育人,努力让学生打好人生底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无小事,事事处处皆育人。

据毕业于成华嘉祥的张正镐同学回忆:读高三时某一天,他去学校图书馆还书,猛然听见天花板某处传来微弱的猫叫声。一番搜寻之后,发现是一只小猫卡在上面的管道里了。当时已是晚上,还有一些低年级的同学聚集在图书馆上方排水管旁边商量。他们都在担心学校会不会因为怕损坏建筑而不救小猫。结果第二天由校长直接联系工程部,把钢板锯开,救出了卡在管道里的小猫。之后用同样的方式先后救出了4只小猫,分给学校各部门饲养。

现就读该校高三的刘语舒欣回忆起校园生活的美好,娓娓道来:二仙桥校区的操场边,有一棵树干被磨光了皮的歪脖子树。树皮是怎么被磨光的?可能是小学时被我们的手掌和膝盖磨的吧。每次体育课,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走到树旁,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要爬树。虽然爬树很费劲,但当爬上去的那一刻,大家都为你欢呼,荣誉感顿时爆棚。后来班主任王超发现了同学们这一“秘密”,当全班同学都提心吊胆怕挨骂时,没想到王老师却当着大家的面说:“爬树可以,不过要在老师的陪护下爬,还有记得爬的时候要脱鞋。”从那以后,全班的爬树活动便多了一个“大孩子”——王超老师。当时脚踩在枝丫上,透过树叶看操场围墙外鲜艳的喇叭花等情景记忆犹新。树冠上绿叶的清香似乎还能嗅到,虫鸟的鸣叫犹可耳闻。

“孩子们正处于拔节抽穗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小心呵护他们成长。对学生好是教师的本分,但我们要对学生更好。”向克坚董事长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嘉祥老师,老师们也确确实实做到了。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在该校郭芸伶老师的印象中,她的那些“小神兽”,一个个,她都记得。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郭老师担任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第一次见到学生小月,她躲在爷爷身后,一句话也不说。爷爷说:“因为家庭变故,小月有些自闭,不爱与人交流,一天难得听到她说一句话。”看到小月怯生生的眼神,郭老师一阵心酸。后来,郭老师每天都找时间跟小月聊天,开始她也是不说话,只用点头或摇头表示。慢慢地,她会说一两句话了。记得有一次,小月上舞蹈课时,嘴唇被把杆碰伤,流血了。郭老师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流着泪不停地叮嘱上药的医生:“轻一点,轻一点……”小月帮郭老师擦掉眼泪,说:“郭老师,别哭,我不疼!”这个“小神兽”啊,懂事得让郭老师心疼。

时间过得飞快,陪着“小神兽”们转眼间就到了三年级。这一年中,一个叫琪琪的“小神兽”让郭老师印象特别深刻。她当年9岁,因家住在另一个城市,离学校有六七个小时的车程,所以父母长期将孩子托管在校,只有放长假才会去看孩子。

琪琪二年级刚转到班上时,身材瘦小,是一个爱笑和很懂事的孩子。与同学相处也很融洽,乐于助人,像个大姐姐一样。孩子五岁时,在一次玩耍中被滚烫的稀饭烫伤了左肩,留下一块很大的伤疤。一次郭老师去查寝,看到她正在用棉签蘸着药水搽药。整个表情很痛苦,眼泪汪汪的。郭老师马上走过去,接过棉签,帮孩子轻轻搽药,一边搽一边用嘴吹,孩子很感动,还在一次作文中写道:“我感受到了老师对我的爱,我将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

但后来,一个讨人喜爱的孩子却突然变了。一天,生活老师找到郭老师说:“寝室里掉东西了,孩子的衣服、皮鞋突然不见了。经过仔细查找,发现所有掉的东西都在琪琪的柜子里。郭老师非常生气,马上把孩子叫到教学楼一处安静的地方询问,琪琪哭着说:“老师,我错了。我看到小月的鞋子很漂亮,我没有,想要,就拿了。以后再也不会了。”看着孩子主动认错,郭老师耐心地教导了她一番。并让孩子的父母那个周末赶去学校,对孩子进行了劝导。

之后的一个月,风平浪静,孩子比以前表现更好了,郭老师心里窃喜。谁知周一回到学校,生活主管找到郭老师说:“你们班的琪琪在托管这两天去别的寝室将人家的洗发水、香皂和毛巾拿了,特别严重的是把老师钱包里的钱也拿走了,老师的钱锁在箱子里,她是取了钥匙打开后拿走的。”天啊!这还了得!胆子太大了!无法容忍。郭老师马上把孩子叫到办公室,把门关上,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孩子被她的样子吓住了,一脸惊恐,流着眼泪,不停地说:“老师,我错了,原谅我吧!”

看着孩子可怜的模样,郭老师细想:琪琪以前可不是品行不端的孩子,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寝室,并且都在周末托管期间,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吗?她拿东西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想到这些,郭老师冷静下来,搬来椅子让孩子坐在身边,帮她擦干眼泪,握着她的小手,温和地说:“琪琪,老师很爱你。我相信这些行为都不是你真心想去做的。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孩子一下子大哭起来,抱着郭老师说:“老师,我想让爸爸妈妈来看我。一到周末,同学们都被爸爸妈妈接走了。可我爸爸妈妈却很久都不来接我,上次我拿了东西,您打电话他们就来了。这次他们一个月没来了,我想他们了,所以我拿了东西,想您给他们打电话。这样他们就会来看我了。”原来是这样,多么让人心痛的理由!孩子也是被弄得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郭老师抚摸着她的头说:“琪琪,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但想爸爸妈妈,我们有很多方式来表达,这个办法是不对的。我跟爸爸妈妈联系,让他们一有空就来看你,好不好?”孩子使劲地点点头。接下来,郭老师迅速跟孩子父母取得了联系,让他们争取多抽时间来陪孩子,多交流情感。从那以后,琪琪的爸爸妈妈每隔一周就会去看孩子,实在去不了,就委托成都的亲戚到学校帮他们看孩子。他们还经常给孩子打电话交流。老师和亲人的爱,终于使这个“小神兽”走出了心理误区,重新有了灿烂的笑容。

“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教育也如玉石一般,只有耐心的护养,方能温润良善、晶莹有力。李琳莉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他个子很小,从五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没有长高,站在班级队伍里就像乱入了的二年级同学。别看他个子小,小小的身体却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校园里,你能想到的恶作剧他都能做出来。即便你抓着他,和他一起下楼做操,他也能在你一个转身之际,坐上栏杆嗖嗖滑下去。他高兴时,会用他黑黑的小手给每个同学发课间餐,且直接放在桌上,让全班同学面面相觑;他不高兴时,会躲在某一层楼的厕所角落里,让你满校园胡找一通;他耍赖时,会有三年级的同学告状说六年级的哥哥打了他一顿;他一上课就要出教室从铁皮柜里找东西……对这个孩子,李老师曾经多次暗示和明示家长到学校深入交流,都被家长婉拒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李老师慢慢地了解到,那两年孩子正经历着家庭复杂的变故。李老师也从最初对孩子的懊恼到多了些怜爱。

临近六年级毕业的一天晚上,李老师留他补作业,临走时他说:“谢谢您!李老师。”李老师一愣,“你谢我什么呢?”“谢谢您陪我这么久!”那一刻,李老师的心仿佛被融化了,这么调皮的孩子原来也并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曾经对他的埋怨,那一刻却让李老师愧疚不已!后来,对班上的孩子,李老师都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

为了让学生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成华嘉祥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关怀,已经远远超出了作为老师的工作范围,真如妈妈一般,心细如发,温情以待。

除了在校内谱写好“爱的主题歌”,成华嘉祥还打破校际围墙,将大爱的种子向外撒播。该校现任校长也是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他热心公益,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在会员学校间流动,甚至向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流动;执行校长朱海燕多次带队赴广安市武胜中学对口帮扶教育;2018年,该校响应嘉祥教育集团号召,派出一位教师前往阿坝州小金中学驻扎支教3年;2022年再次派出两位教师前往小金中学驻扎支教。

/ueditor/2023051209155014396.png与小金中学学生合影▲

爱不是一种恒久的单向付出,爱的涟漪碰上河岸芬芳的泥土,爱就有了回音。孩子们以老师为榜样,大爱、责任、担当、奉献,这些无形的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积累、传承、发光。

可能是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撑把伞”。“善行100”是在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下,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1年发起的一项全国性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首次面向中学开放。该校初、高中同学积极响应,没有依赖老师、家长,全由自己组织,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在一周时间内,共汇集全校同学的善款1万余元,全部捐赠给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站桥小学52名山区贫困生。

/ueditor/2023051209160289452.jpg 

善行100公益活动募捐明细

在危难时刻,更见成华嘉祥学子的大爱精神。2020年12月22日,该校木樨一班收到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授牌,厚重的牌匾上赫然书着“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八个大字。以此感谢该班师生对武汉抗击疫情给予的帮助。顿时让同学们觉得有种温暖与感动在心中流淌、溢满。

/ueditor/2023051209161183720.jpg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授牌▲

在武汉疫情最艰难的日子里,木樨一班的师生始终牵挂着武汉及那里的人民,心系祖国的成华嘉祥学子选择了用行动助力武汉。大年初八,全班同学捐出各自的压岁钱,共计11300多元。直接对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将这笔善款用于购买抗疫物资。

平凡善举折射微光大爱。他们都是最平凡的人,可能只是做了别人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正是那束束直抵人心的微光,汇聚着向上向善的巨大能量,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守望相助的信心,让社会多了一份“与子偕行”的温暖。

向克坚董事长曾说,嘉祥不仅是嘉祥人的嘉祥,更是社会的嘉祥,嘉祥学子应比同龄人更具责任与担当,对公益事业更有认识。爱心、公益、责任与慈善在嘉祥还有更多的诠释,这是嘉祥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正是嘉祥这样的公益精神,激励学子去践行,才让良好的学风在成华嘉祥学子之间传递。

多方协同,从生态视觉把握育人方略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教育事业不能采用单一向度的加强,而是要从教育生态的视觉把握育人方略。多年来,成华嘉祥依托嘉祥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坚持走均衡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变革教育评价导向,着力打造出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家校社同心才能密切合作,教育生态才能充满活力。那怎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

成华嘉祥抓好“三维”教育,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健全三级家委会(学部—年级—班级)管理制度;开设家长课堂等培训计划,主题科学化、系列化;整合家长资源,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在职业体验等生涯规划项目上,起到实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未来专业和职业的了解和体会。种种举措让家庭、社会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构筑起了师生幸福“成长圈”,拓展了家庭教育“朋友圈”,打造了家校社共育“生态圈”,使学校、家庭、社会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实现了家校社教育工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1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成华嘉祥一年级5班班主任常芳很是激动地把手机给同事们看。原来,一位家长把该校护学岗一安保人员和交警叔叔的照片发到了家长群,家长群里为“皮夹克叔叔”和交警叔叔点赞的信息快要满屏了,甚至还有家长说:“这么冷的天,好心疼他们,他们冷吗?”

2020年4月,成都市“公民同招”政策正式出台。随着学校生源结构的变化,小学低年级走读学生越来越多,来来往往的接送车辆,使狭窄的二仙桥北二路常常拥堵得像一条长龙,而孩子们的交通安全也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只要是上学、放学高峰期,你一定会在成华嘉祥二仙桥校区门口的斑马线上,看到精神抖擞的护学岗安保人员和成都市交警五分局二大队的交警叔叔忙碌的身影:帮孩子打开车门,送孩子们过马路,下雨天贴心地为孩子们撑起一把把伞……直到确定上一批孩子安全进校门,又转身接下一批过斑马线的孩子。一次次转身,都是二仙桥北二路3号那条斑马线上最美的遇见。

/ueditor/2023051209162135292.jpg 

二仙桥校区交警、物业、教师组成护学岗▲

当老师对孩子充满爱,当学校和家长的目标达成一致时,家长们总愿意为此倾情付出。一个做园林工程的家长,每学期都无偿为学校提供很多绿色植物,让学校楼道成为亮丽的风景;李宁睿同学的妈妈,学校每次活动她都到场,记录每个孩子的成长点滴,让每位未到场的家长不曾错过孩子的幸福;每次学校举行艺术节或舞蹈比赛,都会出现廖炯宜同学妈妈忙碌的身影,她默默地准备好化妆品,精心打扮好每一个孩子,一直等待孩子们吃完饭,及时补妆,然后悄然离开——那些比赛的孩子里面,其实并没有她的孩子;2020年,武汉暴发疫情,木樨一班喻麟同学一家先是为武汉捐赠了30万个口罩及上万件一次性防护服,然后又和班主任李敏一起,号召全班同学参与到助力武汉抗疫的公益活动中。

十年一剑,以踔厉奋发实现区域领先

2019年9月,成华嘉祥走过了整整十年。十年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艺体特色突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舞蹈队屡获国际国内大赛金奖;教育质量高位均衡,整体优秀: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位居成华区前列,初中教育教学质量4年成都市第一、3年成都市第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位居成都市前列。学校被评为成华区“先进民办学校”。并从最初的186名学生,发展到1500多名……这份不断拉长的成绩清单背后,是学校对嘉祥精神和“嘉祥好教育”的深刻把脉与深入探索。

/ueditor/2023051209163253649.png 

成华嘉祥荣誉表彰(部分)▲

看到学校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流露出的童真及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看到孩子们在艰苦的学习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在该校十周年庆典晚会上,向克坚董事长毅然决定对成华嘉祥老校区实施全面升级改造,并承诺等在建中的新校区成立后,将自己的孙儿也送过去就读。说到做到!向克坚董事长兑现了他的承诺。其实,他家附近就是闻名全省的锦江嘉祥,为什么舍近求远送孙儿入学?有人说,他是想通过此举向社会表明成华嘉祥是一所值得信赖的好学校,体现了一种教育智慧。而向克坚董事长却说,自己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成华嘉祥办学的认可。

/ueditor/2023051209164569524.png 

向克坚董事长在学校文化沙龙上发言▲

历十年而葱郁、因特色而芳菲。筚路蓝缕、踔厉奋发,成华嘉祥完成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区域教育的飞跃,已然成为众多学生、家长追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认同的一所教学特色鲜明、社会美誉度越来越高、成都市名副其实的优质学校、成都民办名校板块的领军学校。

奋楫笃行,以更高站位谋求更大发展

2019年9月,时任锦江嘉祥副校长朱海燕调任成华嘉祥副校长(后升任学校党委书记兼执行校长)。2020年8月,位于成华区一里塘的成华嘉祥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此时,余军校长光荣退休,时任锦江嘉祥校长张文川调任成华嘉祥校长。张、朱二位校领导作为在锦江嘉祥工作上的“黄金搭档”先后调入成华嘉祥。他们到任后不是简单复制锦江嘉祥的办学模式,而是请来专家、学者与学校领导班子组成调研组,认真对校情进行调研。

/ueditor/2023051209165542007.png 

张文川校长为学生赠送有亲笔赠言的笔记本▲

/ueditor/2023051209170689115.png 

朱海燕执行校长与学生在一起▲

在认真分析学校自身优、劣势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调研组认为,学校前十年虽然获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和荣誉。之后又陆续获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荣誉:“2021年成华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基地”等。截至2022年,学校连续8年荣获成华区教育系统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连续9年领跑成都中考。2022年高考,全年级除一名学生外,其余均上了重本线……但这些毕竟意味着过去。当今时代,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象牙塔,课堂也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单一平台,在多元知识时代的背景下,在全面素质教育更高要求下,教育也正在面临崭新的“定义”。学校不能仅仅满足于办出量化指标或层级结构意义上的好学校。高质量教育究竟如何来办?全面素质教育到底如何去做?这就需要更高的站位,走向规划新境界、探索规划新框架、新格局与新体系,切实将规划作为引领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

取法于上,得乎其中;取法于中,得乎其下。没有更高的办学境界,就不会有真正利国利民的显著办学业绩,也不会得到广泛的认可与赞誉。走出惯性思维,学校首先要走向新境界,就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的境界。学校应紧跟“国家思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质量、创新、服务与贡献导向,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一校两区”格局形成后,学校按向克坚董事长所倡导的嘉祥教育“四坚持”原则:坚持办百年名校的愿景,坚持不从教育拿走一分钱,坚持教育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守教育初心,继续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出台了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出实招、求实效。

学校深度融合立德树人,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强化党建引领德育,建构“党建+德育发展”双体系模式、“党建+课题研究”多元化模式、“党建+学生管理”终身制体系;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建设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共同体。高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实施全面关怀,提高服务品质。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个性化的教育服务、高标准的后勤服务以及民主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坚持以服务促改革,以质量求发展,全力打造“校风好、质量优、服务佳”的三块金字招牌。一系列举措使学校工作有了新起色,上了新的台阶。

/ueditor/2023051209171643646.jpg 

2022年党员总结暨表彰大会▲

近年,随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教师招聘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应聘者中不仅有像北京师范大学等我国著名高校的毕业生,还有清华、北大等我国顶尖高校的毕业生。

2021年8月,清华一名博士生,毅然放弃到美国攻读博士后的机会,签约成华嘉祥任数学教师。此类事件一出,便引发“大材小用”的讨论,还有很多人为他的选择惋惜。但在张文川校长看来,博士任教中小学,不是人才浪费,更不是“下嫁”,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证明成华嘉祥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增强。

在成华嘉祥,一个个场景令人动容:

——核酸检测、防疫消杀、宿舍片区巡岗……在近年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学校党委、团总支10余名成员主动报名,接力参与。烈日下,身穿防护服,几个小时下来全身都被汗水浸湿,他们依旧坚守岗位。

——2022年,该校小学一年级218个学位摇号,报名参加摇号学生竟达2479人,摇中率仅为8%。

——夜深了,校长助理谭洁办公室的灯还明晃晃地亮着。谭洁老师的课在全校广受好评。尽管这些年在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但“与讲台有关的事”她从来不敢懈怠,一遍遍修改教学方案,反复琢磨授课方式,一忙起来,常常就忘了时间。

——谢虎老师是学校的物理老师。在高一下学期,接替英语老师担任理科班主任。同学们毕业后出资举办谢师宴,唯独谢老师没去。一问才知道,原来他的脚踝里面有一根骨刺,之前为了不耽误上课进度一直没有治疗,等学生一毕业他就去了医院做手术。

——2021年入职该校的北大硕士贾博,刚上大一时曾参加过未名湖畔问卷。问题是:能考入北大,哪些人对你的影响最大?他当时给了老师1颗“红心”,父母2颗“红心”,自己10颗“红心”。后来,在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中,彻底打破了他对教师这份工作的期待和憧憬。他不禁感叹:教师从事的确实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他说,在半学期的时间里,自己虽然窥探到了教师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热爱。因为在平凡而忙碌的日子里有陪伴,有感动,也有精彩。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创先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不断将学校建设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如今,成华嘉祥依然保持着迎难而上的姿态,在探索创新的浪潮中,逆流而上,奋楫笃行,正向优质教育更深处漫溯,努力让每一个生命焕发美好。

责任编辑/孙明

/ueditor/2023051209172691564.png 


发表我的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 2010-2024 ©2020 嘉祥教育集团 蜀ICP备180258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