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嘉祥成华发表时间:2021-03-29 阅读次数:1384
“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语文厚植于生活的土壤,生活让语文之花尽情绽放。阳春三月,春风送爽,书声琅琅,翰墨飘香。
3月22日,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校区初中语文组开展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活动,玩味古诗词教学,既享语文之美,又品生活之味。
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黎炳晨老师、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校区执行校长朱海燕校长、教务处沈清伦主任及全体初中语文老师。
《寻象以观意》
我校初中语文教师李婷以《寻象以观意》一课为载体,帮助学生找到古诗鉴赏题的突破口——以意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
李婷老师的教学分为四步走,节奏紧凑,环环相扣。
一、猜诗句,导课题。通过看图片,猜诗句,引出意象,回顾意象概念。
二、抓核心,定主题。通过抓核心意象,明确诗歌主题类型,从而推断诗歌情感方向。
三、辨特点,明方法。通过这一环节,提炼出分析意象的三种方法:关注修饰语,抓住意象特点;勾连意象,感知意境;结合背景,确定情感。
四、用方法,试牛刀。出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学生尝试运用本节课所学分析意象的方法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专家点评
课后,黎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黎老师首先对统编本教材四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知识系统。四个系统将核心教学任务进行勾连,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学”好教材,用好教材。
接下来,黎老师从六个方面为我们指明了古诗词教学的方向。
一、古诗词的框架序列建构。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知识点进行序列化建构。
二、品析鉴赏类考点的基本指向。依据初中各学段递进的层级需求,教学中应该实现从走向结果到走向过程的转变。
三、以教材为本的完整梳理。这一环节中应注意类型化勾连、提炼;意象梳理、勾连;关注教材材料和课后练习题题目,学段不同,课后习题的能力点指向也不同,如七年级注重追问结果,八年级指向思维过程还原,九年级注重异同点比较,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点逐层递进,教学中应注重课后习题的系统化整理。
四、能力点和能力层级的深层把握。以情感为例,可考察情感基调,也可考情感内涵。
五、教师指导的精准与严谨。教师首先应吃透教材,注重思维精准度与表达严谨性。
六、教学路径可视化设计。知识点复习三个功能应是:补缺、提升、拓展。常规教学中也应注重紧扣文本,重视思维,情境性练习。
专家建议
研讨最后,黎老师还为老师们提出了诸多教学建议:如有针对性地评讲试卷;作文教学多进行片段写作,倡导“批其妙处,改其劣处”;吃透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才能在今后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黎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干货满满,三个小时,老师们兴味甚浓,不舍离去。
我们今后要做的就是细细品味,消化吸收,争取将这些干货早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语文教学。
友情链接: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官方微信
© 2010-2025 嘉祥教育集团 蜀ICP备18025807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106号